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高铁站——池黄高铁青阳段的建设也迎来了新的进展,作为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池黄高铁的建设不仅关乎区域交通网络的完善,更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以及沿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池黄高铁概况
池黄高铁起自池州站,途经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县,黄山市黄山区、黟县,终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昌景黄高铁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正线全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全线共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以及黄山北,根据部分消息)等4座(或5座)车站,其中九华山站和黄山西站为本线新建车站,池州站为既有改建车站,黟县东站为既有车站。
池黄高铁的建设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的建设,更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的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交通大动脉,极大地方便游客的出行,提升皖南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青阳段建设进展
青阳县作为池黄高铁的重要节点,其建设进展备受关注,2023年7月30日晚,在青阳县蓉城镇,建设者们在池黄高铁青阳段焊接钢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新能源钢轨闪光焊技术,使用电感应正火设备,使钢轨焊接施工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环保,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确保了工程质量,为池黄高铁的早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秋季,池黄高铁青阳段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2023年10月26日,在青阳县蓉城镇牌楼村,工人们正在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九华山站段安装电力设备,池黄高铁接触网、电力变电、通信、信号等四大专业的电气化施工已全面展开,标志着池黄高铁的建设进入了冲刺阶段。
九华山站建设亮点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的建设是项目中的一大亮点,九华山站距九华山风景区6公里,距离青阳县城主城区2公里,站房采用线侧平式布置,站台规模为3台7线,进出站采用“上进下出”流线模式,设有10米宽钢结构进站天桥和10米宽出站地道各一座,其中进站天桥采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上下弦杆及腹杆均采用箱型钢梁,总重480吨,最大跨度27.5米,单片吊装最大重量约29吨。
2023年6月29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结构构件吊装到位,标志着池黄高铁九华山站钢结构天桥吊装施工全部完成,这一重要节点的完成,直接制约了站场无砟轨道的施工和正线的贯通,是九华山站建设施工中的重要一环,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皖赣铁路安徽公司会同施工单位中铁十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科学优化天桥施工方案,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控,强化现场人员、物资和机械设备配置,运用BIM技术对天桥施工整体建模,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联调联试与试运行
在池黄高铁的建设过程中,联调联试和试运行是两个重要的阶段,联调联试是对高铁线路、列车、信号等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和调试的过程,确保各项设备设施运行正常,满足设计要求,试运行则是在联调联试的基础上,进行列车运行参数的测试和优化,为正式通车运营做好准备。
2024年3月26日,随着首趟试运行列车G55301次从黄山北站开出,经杭昌高铁至黟县东站后,沿着池黄高铁驶向池州站方向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标志着池黄高铁联调联试工作结束,转入试运行阶段,这一重要节点的完成,意味着池黄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重要意义与未来展望
池黄高铁的建设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高铁的开通将极大缩短沿线地区的时空距离,提升区域交通便捷度,为游客提供更加快速、舒适的出行体验,高铁的开通也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文化、商贸等产业的繁荣。
展望未来,随着池黄高铁的正式通车运营,皖南地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提升皖南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高铁的开通也将为沿线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池黄高铁的建设是安徽省乃至全国交通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皖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和运营的日益临近,池黄高铁将为皖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让我们共同期待池黄高铁的正式通车运营,为皖南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广西蓝创新能源汽车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青阳高铁站最新动态,池黄高铁建设全力冲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